表1风险点危险源共分为以下10类
级别 |
类别 |
描述 |
||
1 |
建筑类 |
学校的建筑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,例如教学楼、围墙等存在的隐患。 |
||
2 |
设施类 |
学校的各种教学及其他设施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;如篮球架、实验器材等存在的隐患。 |
||
3 |
人员类 |
学校的学生、教职工自身原因存在的安全隐患,如个别学生存在暴利倾向,教师存在体罚现象等隐患。 |
||
4 |
活动类 |
学校的各类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,如体育课、运动会等存在的隐患。 |
||
5 |
周边类 |
学校周边因为交通、治安、环境等存在的安全隐患;如校门口交通秩序混乱、小商小贩集中等隐患。 |
||
6 |
消防类 |
学校的消防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;如消防通道、灭火器等存在的隐患。 |
||
7 |
治安类 |
学校校园暴力、盗窃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,如学校的盗窃、斗殴、性侵害等隐患。 |
||
8 |
卫生类 |
学校卫生防疫、饮食卫生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,如学校医务室、食堂等存在的隐患。 |
||
9 |
交通类 |
学校学生上下学道路,乘坐的校车方面存在的隐患,如校门口交通秩序混乱、学生乘坐非法运营车辆等等。 |
||
10 |
管理类 |
学校管理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,如门卫管理、上下学秩序等存在的隐患。 |
||
|
注:所有教育系统风险点、危险源在教育行政部门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时,应与《广东省城市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清单》的类别相一致,填写为单位类。 |
表2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析
级别 |
分值 |
说明 |
描述 |
I |
5 |
极有可能发生 |
全国范围内发生频率极高 |
II |
4 |
很可能发生 |
全国范围内发生频率较高 |
III |
3 |
可能发生 |
全国范围内发生过,类似区域/行业也偶有发生;评估范围未发生过,但类似区域/行业发生频率较高 |
Iv |
2 |
较不可能发生 |
全国范围内未发生过,类似区域/行业偶有发生 |
V |
1 |
基本不可能发生 |
全国范围内未发生过,类似区域/行业也极少发生 |
表3事故发生的后果严重性分析
级别 |
分值 |
说明 |
描述 |
|
1 |
5 |
影响特别 重大 |
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重伤(包括急性工业中毒,下同),巨大财产损失,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舆论和政治影响 |
|
2 |
4 |
影响重大 |
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,严重财产损失,造成恶劣的社会舆论,产生较大的政治影响 |
|
3 |
3 |
影响较大 |
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,需要外部援救才能缓解,较大财产损失或赔偿支付,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不良的舆论影响,产生一定的政治影响 |
|
4 |
2 |
影响一般 |
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,现场处理(第一时间救助)可以立刻缓解事故,中度财产损失,有较小的社会舆论,一般不会产生政治影响 |
|
5 |
1 |
影响很小 |
无伤亡、财产损失轻微,不会造成不良的社会舆论和政治影响 |
|
|
注1:本表所称的“以上”包括本数,所称的“以下”不包括本数。 注2:风险后果中死亡人数、重伤人数的确定是参照《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》(国务院令第493号)具体描述的。 |
|||
表4风险评级(风险矩阵)
风险等级 |
后果 |
|||||
影响特别重大 |
影响重大 |
影响较大 |
影响一般 |
影响较小 |
||
可能性 |
极有可能发生 |
25 |
20 |
15 |
10 |
5 |
很可能发生 |
20 |
16 |
12 |
8 |
4 |
|
可能发生 |
15 |
12 |
9 |
6 |
3 |
|
较不可能发生 |
10 |
8 |
6 |
4 |
2 |
|
基本不可能发生 |
5 |
4 |
3 |
2 |
1 |
|
图例:极高风险(红);高风险(橙);中风险(黄);低风险(蓝)。 |
注:评级结果为无颜色区域的风险点、危险源不列入清单管理。